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学习培训 > 学习心得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常用业务关键控制点

详细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常用业务关键控制点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关键点主要查看单位预决算业务控制、收支业务控制、政府采购业务控制、资产控制、建设项目控制、合同控制以及部门监督等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关键环节。最常用的是预算、收支、政府采购和资产控制关键点。

01
预决算业务关键控制点

主要包括是否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决算管理制度。

(1)预算管理。是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评价等不相容岗位是否相互分离。预算编制是否做到程序合规、方法科学、编制及时、内容完整、项目细化、数据准确。是否建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基建管理、人事管理等部门或岗位的沟通协调机制,并按照规定进行项目评审,根据工作计划细化预算编制。是否根据所设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对按照法定程序批复的预算在单位内部进行指标分解、审批下达,规范预算追加调整程序。是否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以及定期通报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决算管理。决算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及时,是否实施决算分析工作,强化决算分析结果运用,建立健全单位预算与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机制。是否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02
收入业务关键控制点




主要包括是否建立健全收入管理制度;是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收款、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是否相互分离。

(1)收入核算管理。各项收入是否由财会部门归口管理并进行会计核算,有无设立账外账情况。业务部门是否在涉及收入的合同协议签订后及时将合同等有关材料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依据。财会部门是否定期检查收入金额与合同约定相符;对应收未收项目是否查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催收责任。有政府非税收入收缴职能的单位是否按照规定项目和标准征收政府非税收入,按照规定开具财政票据,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有无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或者私分的情况。

(2)票据管理。是否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财政票据、发票等各类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销毁是否履行规定手续。是否按照规定设置票据专管员,建立票据台账,做好票据的保管和序时登记工作。票据是否按照顺序号使用,有无拆本使用情况,是否做好废旧票据管理。负责保管票据的人员是否配置单独的保险柜等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是否存在违反规定转让、出借、代开、买卖财政票据、发票等票据,擅自扩大票据适用围的情况。



03
支出业务关键控制点




主要包括单位是否建立健全支出内部管理制度,确定单位经济活动的各项支出标准,明确支出报销流程,按照规定办理支出事项。是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支出申请和分级审批、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业务经办和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是否相互分离。是否按照支出业务的类型,明确审批、审核、支付、核算和归档等支出各关键岗位的职责权限。

(1)审批审核管理。是否明确支出的分级审批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批人是否在授权范围审批,有无越权审批情况。是否全面审核各类单据,包括单据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使用是否准确,是否符合预算,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支出凭证是否附反映支出明细内容的原始单据,并由经办人员签字或盖章,超出规定标准的支出事项是否由经办人员说明原因并附审批依据。

(2)支付管理。是否明确报销业务流程,按照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签发的支付凭证是否进行登记。使用公务卡结算的,是否按照公务卡使用和管理有关规定办理业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是否严格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财会部门是否根据支出凭证及时准确登记账簿,与支出业务相关的合同等材料是否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

(3)债务管理。举借债务的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债务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债务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有无由一人办理债务业务全过程的情况。大额债务的举借和偿还属于重大经济事项,是否对其进行充分论证,并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是否做好债务的会计核算和档案保管工作。是否加强债务的对账和检查控制,定期与债权人核对债务余额,进行债务清理。



04
政府采购业务关键控制点




主要包括是否建立健全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政府采购活动、验收管理等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是否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政府采购需求制定与内部审批、招标文件准备与复核、合同签订与验收、验收与保管等不相容岗位是否相互分离。

(1)预算和计划管理。是否建立预算编制、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是否根据本单位实际需求和相关标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按照已批复的预算安排政府采购计划。

(2)采购活动管理。是否对政府采购活动实施归口管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建立政府采购、资产管理、财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或岗位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是否加强对政府采购申请的内部审核,按照规定选择政府采购方式、发布政府采购信息。对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变更政府采购方式等事项是否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3)项目验收管理。是否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政府采购文件,加强对政府采购项目验收的管理;是否由指定部门或专人对所购物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证明。

(4)记录和统计管理。是否加强对政府采购业务的记录控制。是否妥善保管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各类批复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等政府采购业务相关资料。是否加强对涉密政府采购项目的安全保密管理。对于涉密政府采购项目,是否与相关供应商或采购中介机构签订保密协议或者在合同中设定保密条款。是否定期对政府采购业务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并在内部进行通报。



05
资产管理关键控制点




主要包括是否对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

(1)货币资金管理。是否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合理设置岗位,有无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有无不相容岗位没有分离的情况。出纳是否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有无一人保管收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负责保管印章的人员是否配置单独的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按照规定应当由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是否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是否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开立、变更和撤销银行账户。是否加强货币资金的核查控制,指定不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会计人员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盘点库存现金,核对银行存款余额,抽查银行对账单、银行日记账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调节不符、可能存在重大问题的未达账项是否及时查明原因,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2)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是否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强化对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管控。是否对资产实施归口管理,明确资产使用和保管责任人,落实资产使用人在资产管理中的责任。贵重资产、危险资产、有保密等特殊要求的资产,是否指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并规定严格的接触限制条件和审批程序。是否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明确资产的调剂、租借、对外投资、处置的程序、审批权限和责任。是否建立资产台账,加强资产的实物管理。是否定期清查盘点资产,确保账实相符。财会、资产管理、资产使用等部门或岗位是否定期对账,发现不符的,是否及时查明原因,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是否建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做好资产的统计、报告、分析,实现对资产的动态管理。




图片

下附内控资料:某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填报内容范例与自查报告范文,及填报内容表样仅供参考

图片



一、经验、问题、计划和建议

1.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填写单位在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做法,以及在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业务领域中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后取得的成效,需逐条填写。


2.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填写单位在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单位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纪检、巡视、审计、财政检查等外部检查发现的与本单位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经济业务领域相关的内部控制问题,也应一并反映,需逐条填写。


3.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填写基于本年内部控制建设的经验及问题总结,单位对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意见或建议,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内部控制建设的组织形式、基本方向、建设难点等内容,需逐条填写。


范例一: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成效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重视的具体做法一是宣传,因为内部控制环境是内控建设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我们能过会议、单位官网、政务宣传栏等多渠道对内控工作进行多方位宣传;二是全员培训,通过培训达到单位负责人意识到自己需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第一责任的意识,也让全体教职工认识到内控不仅仅是财务的事情,而是整个单位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通过内控来规范各各项业务,我们针对内控的实施组织了多次全员培训,以提高全员实施内控制度的意识。

二、落实监督考核机制。成立由局办、校督导室或监察部门牵头成立内部专职监督部门,让监督评价机制落地。我们将内控的实施纳入学校绩效考核,以达到通过监督考核以促进各部门各业务具体责任人规范实施各内控流程。

三、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内控管理。2019年投入20万元请外部专业公司建立学校内部控制系统,购置了预算、收入、支出、合同模块,并通过培训会议进行了全员培训,各项经济业务实际线上规范审批,提高了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


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一、未合理完整确定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指标。各科室、各专业部门对本部门的风险认识只停留于常见事项,所采取的风险控制程序、制方法、控制措施及其有效性等都有待提高。

二、虽有内控制度,但由于操作人员操作水平不高,使得内控制度执行力大大削减。

三、各部门内控管理工作配合及协调及领导关注力度都有待提高。在现实工作中,单位只重视主营业务,不够重视内控管理,人力财力投入严重不足。

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一、应借助于信息化云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控效能,通过平台建立单位内部跨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将内部控制规则的日常业务流程嵌入信息系统中,使用人员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内部控制的环节、步骤、关键控制点、责任者的责权利一目了然,并明确自身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位置,使得全体教职工在执行信息系统时自觉履行内部控制规则,大大提高制度落实的便捷性、可靠性和高效性,把内控理念、控制活动、控制手段等要素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固化到信息系统,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系统化和常态化。

二、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单位层面的监督和考核,以提高管理层的重视,推进内控制度的实施。


范例二: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成效

为了有效防控廉政风险,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财政部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行)》,要求全面实施内部控制。本单位高度重视,积极行动。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进行内部控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首要的因素就是单位领导的态度,有一把手的重视与支持,内部控制各项工作的进行将会更加顺利。我单位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并成立内部控制建设牵头部门,积极地与单位领导沟通,向全单位解释宣传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获得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其他各部门的良好配合,这有利于内部控制建设的顺利进行。

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人员的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其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和效果,因此应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招聘专业素质强的优秀人才,同时还要对现有的人员进行培训,不仅培训业务方面的技能,加强思想认识的教育,为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提供人力保障。

2.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根据《规范》的要求,建立本单位的风险评估机制,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从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进行风险点的梳理,分析和评估风险点的影响,结合己有经验、专家意见制定风险的应对措施。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工作,随着单位情况的改变及时更新可能发生的风险点。建立健全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相关岗位人员的的职责权限,当出现重大决策或执行错误时,要追究其责任,提高全体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实现工作合法合规。

3.构建内部控制框架,完善业务制度流程
根据《规范》的要求,内部控制的框架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单位层面、业务层面、监督与评价四个方面。按照这个框架,我单位建立健全相对应的制度,形成一个系统的制度汇编,并根据单位具体业务的办理流程,配以相应的流程图。通过这样一个制度梳理和完善的过程,实现的不仅是表面的书面材料,更重要的是使制度规定落实到工作中,用制度来约束行为,指导好各项工作。

4.加快信息系统建设,促进沟通与监控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办公将更加普遍和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提高办公的效率,避免出现一些人为的失误。将控制程序、控制措施等要素通过信息化手段融合到信息系统中,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把各项业务管理活动融合进来,可以促进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在内部各部门之间传递和反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也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对于在管理过程中的发现的风险和漏洞,也能够及时的加以改善。

二、取得的成效:
本单位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的实施,加强了对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确保了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质量和进度。通过摸索和学习,特别是此次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全面推广,本单位树立起内部控制意识,从领导负责人到基层工作人员都意识到内部控制的工作和单位的所有人都相关联,从单位的组织架构、权责划分,到各业务制度管理和流程的梳理都关系到整个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成效。

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一)制度建设不健全

一是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性。不少内控制度仅包含了一般规章制度,如报销审批控制,未全面系统地整理汇编,造成同类事项的评判缺乏制度基础。二是制度缺乏后续优化机制。不少内控制度出台后就"一劳永逸",没能与时俱进。三是制度执行不到位。不少制度是出于应付目的,未考虑实际操作,制度遵照执行起来有难度。

(二)未准确划分岗位职责

一是岗位职责不明确。单位没有准确定岗,部分事项存在遗漏、责任推诿现象,如历史遗留事项的处理,审批后管理等。二是分工不合理。部分不相容业务由同一人处理,如资产管理员由财务人员兼任,既加大了个人舞弊的风险,也导致疏漏不能及时被发现。三是不注重各个岗位人员的配备。由于人员不足,部分岗位一人兼多职,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和偏差,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基于内控的内部监督不力

一是不重视跟踪执行。如对未能如期办理的事项,没有报告机制及惩罚措施。

二是不重视内审工作。单位人员过少,未设置内审机构,削弱了监督力度。

在积极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内控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这一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的方法来推进。为此,我单位今后将加强重视制度建设,并将这些问题逐一解决,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出现,不断完善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具体解决措施如下:

第一,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是前提。内控机制建设涉及面广、系统性强,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每一位工作人员,全单位上下必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单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带头落实内控机制建设的相关责任,积极承担风险防范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在整个内控机制建设中全程参与、全力推动、全面保障,从而带动其他班子成员和各部门自觉履行风险防范的分工职责。办公室作为具体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制定实施方案,协助具体分解和落实内控任务,并对内控机制运行过程进行监督、考核和评价。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制定相关工作制度,梳理工作规范,落实具体内控工作任务,共同发挥内控机制的作用。

第二,健全制度规范流程是核心。单位根据社保法律、法规和税收规范性文件,立足岗位和自身职责,对社保人员每一项行政行为都进行梳理、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统一的工作流程,使所有的工作行为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紧紧围绕“两权”运行轨迹,全面清理整合工作规程和内部管理制度,总结实践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办法进行规范和固化,并上升为制度。建立起一系列既有实体性内容,又有程序性要求的工作制度,既明确规定应当怎么办,又要规定违反规定后如何处理,形成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制度链条,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逐步把内控机制建设引向深入。

总之,我单位在内控机制建设上虽然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取得的成绩还很有限。我们将虚心学习不自满,全力推进不懈怠,不断巩固、完善、提升我单位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为单位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一)重视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宣传贯彻。

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的知识及其体系不甚了解,许多人对于它并没有什么概念,执行时的动力更多的是来自于外部的推动,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会有人认为,这种来自于外部的约束机制会对自身形成控制,建设过程中难免出现抵触情绪。因此,加强宣传对于执行这套《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注意成立“一把手”为主的内部控制建设小组。

前面已经谈到“一把手”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作用。应该认识到,内部控制建设同样是“一把手”工程。但仍要再次强调,内部控制建设小组中,“一把手”应确实起到作用,而不是形式上重视,实质上不重视,走过场。否则,一旦执行不力,内部控制的建设就容易变成应付监管的形式。

(三)加强内控意识,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要加强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培训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财会人员的责任意识,将内部会计控制风险防范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宣传、培训和引导,营造出各司其责、诚实守信、相互监督、有条不紊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氛围。

(四)建立、健全财务审批制度和加强对会计业务程序的控制。

明确日常财务开支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实行逐级逐笔签字的财务审批制度,建立重大支出集体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依托,严格执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日常公用支付采用公务卡结算,确保财政资金的正确使用和规范化运行。明确内部审批、审核、支付核算和归档等各关键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支出申请和内部审批、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业务经办和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

(五)单位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需做好以下工作。

1.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包括邀请外部专家对单位的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构成经济活动的各项业务进行调研和访谈,既包括业务层面的组织机构设置,还包括业务层面本身的各项业务流程,对各项业务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明确各项业务的目标、范围和内容。

2.明确业务环节。按照业务实现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将各个业务中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融入到业务流程中的每个业务环节,细化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的部门和岗位设置,明确其职责范围和分工。

3.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风险分析要从各个业务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入手,讨论环境对单位内部控制的负面作用,运用多种手段进行风险的定性和定量评估。

4.确定风险点。确定风险点要依据业务流程梳理,对机构设置和岗位设置进行具体分析,从业务环节角度评估特定风险,找出可能造成单位经济利益流出的风险点。

5.选择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应对策略就是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进行风险排序,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整体策略。风险应对策略主要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四种。

6.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各个单位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内部控制的逻辑顺序,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要求的具体内容进行落实,并针对单位的特定业务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

7.督促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单位要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分工和责任,设立相应部门和岗位对相关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执行结果进行监督和奖惩,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执行机制。

(六)采用八种方法有效控制。

1.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2.内部授权审批控制。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

3.归口管理。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采取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并确定牵头部门或牵头人员等方式,对有关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

4.预算控制。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使预算管理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预算管理体系。

5.财产保护控制。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6.会计控制。建立健全本单位财会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机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处理程序。

7.单据控制。要求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在内部管理制度中明确界定各项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填制、审核、归档、保管单据。

8.信息内部公开。建立健全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内部公开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信息内部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程序。


范例三: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成效

1.领导重视,认真组织落实。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财务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内控工作领导小组,从单位层面初步建立内控组织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牵头做好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工作,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领域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查找风险点,制定应对措施并针对各项经济业务建立管理制度总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基础性评价。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及其要求,开展基础性评价工作,提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

2.及时传达和学习上级有关内控工作精神。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内部控制培训,并将培训内容反馈给单位管理人员,充实内控知识,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学习与培训培训。全面了解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意义、原则、内容和方法。

3.针对学校实际工作,内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单位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潜在风险,共同研究应对办法,不断努力完善有关内控工作制度。梳理内部业务流程、划分责任边界。厘清各部门及岗位职责后,各部门应梳理出本部门各项业务流程,明确每项业务流程上下游的岗位职责、部门职责、领导职责及其责任边界,且归纳、表述清楚。做到每一项业务上下游各个环节的责任应有效衔接,避免出现责任不清、责任缺位的情况。

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一)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过程单位层面及各业务领域中遇到的问题。

1. 内部控制观念仍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2.内控制度不完善,内控制度涉及的范围缺乏全面性,未能包含所有人员和业务环节,各部门之间信息与沟通衔接不够及时完整。

3.财务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财务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

4.单位人手有限,工作量大且繁杂。内部控制涉及单位层面和业务活动两方面,在其最终落实过程不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实际上是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方面,最终在财务管理的业务某方面反映出来。

5.因资金限制,尚未建立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只能依托于财政、政府采购等单位的业务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及风险把控。

(二)各类问题的解决措施及建议。

1.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学习与培训培训。全面了解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意义、原则、内容和方法。

2. 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建设,按照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对单位和业务层面现有工作制度和业务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完善经济业务流程。

3. 加强组织协调,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沟通,做到控制及时,监督有效。

4.引入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学校运行情况进行评估。

5.将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立纳入下一步工作计划。建立内控控制信息系统,在单位层面及业务层面做到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不相容岗位分离,对单位各方面业务进行监督控制。

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1)强化第一责任人意识,重视抓好内控管理。应该加强对第一责任人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得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充分了解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把强化内控管理工作放在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保证国有资产安全有效使用、防范和预防舞弊腐败的认识高度上,起到主导作用。做好内部控制的协调推进,把控单位各方面内控活动。内部控制涉及单位层面和业务活动两方面,在其最终落实过程不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实际上是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方面,最终在财务管理的业务某方面反映出来。各部门都应该根据内控指标,自纠自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建立符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内控制度及流程。

(2)对当前内部控制工作建议。内部控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本单位目前仍缺乏相关的专门人才从事此项工作的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希望上级部门能多组织一些培训,树立几个内控工作示范单位,让我们的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同时领导的重视是内控工作不可或缺的保障,建议上级部门能组织更高层级的宣讲与培训,让单位负责人带领相关科室的领导,指导我们内控小组的人员共同参与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实施,让内控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希望上级部门对于内部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进行细化指导,建立通行于中小学校的内控规范制度。对于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支持。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自查报告


(一)、组织机构控制方面执行情况


在组织机构控制方面,目前我局下设统筹股、基金管理股、审核股、办公室四个股室,通过制度建设做为组织机构控制的基础,对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明确; 建立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等制度,对每项业务的岗位职责进行了明确; 建立了《业务办理流程》,对各项医保业务的操作规程进行了明确; 建立了限时办理制度,做到业务限时办结,权责关系明确; 严格实施授权管理,按照规定分配权限,信息系统管理明确; 落实岗位责任制度,责任到人,职工之间相互监督、秉公办事,同时不定期开展岗位轮换,既熟悉了各岗位的业务, 又避免了一个人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带来的弊端。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执行,做到了有章可循,为内部控制的整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业务运行控制情况


在业务运行控制方面,注重突出医疗保险关系建立和保险待遇享受中的牵制、制约关系, 按照医疗保险政策相关规定,制定了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的参保缴费、待遇享受相关制度,明确管理,严格缴费基数,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 严格待遇报销支付, 实行岗位控制。同时,认真学习上级部门关于业务规范管理方面的文件或操作步骤,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交流,严格操作规范,实行程序控制,各项业务办理流程均按上级要求的规定执行。


(三)、基金财务控制情况


在医保基金管理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注意思想建设,认真严格执行各项政策及规章制度, 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监督机制, 按照医保基金的管理政策,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会计人员依据合法、有效的会计凭证进行财务记录, 会计记录按照规定的要素完整准确地反映各项业务活动, 会计报表由会计人员独立编制, 会计档案按照要求及时归档,印章管理符合要求,基金账户开设符合规定,做到帐帐、帐表、帐单相符,会计核算没有出现违规操作现象,会计科目设置符合财务会记制度要求。


(四)、信息系统控制情况


医保信息系统网络是整个医疗保险工作的基础,计算机网络能否安全有效的运行是医保工作的关键。为了确保医保信息网络安全平稳运行这一目标, 我们加强网络制度化建设, 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医疗保险网络信息系统操、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权限进行了具体规范,确保专人负责具体业务, 落实了包括权限管理、密码保密等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


(五)、内部控制的管理与监督


我局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经常不定期的围绕基金收支、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深入查找问题,检查医保基金监管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内控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规范,有无违规操作甚至侵害基金等各方面问题, 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进一步提高维护基金安全的自觉性,从源头上防范风险。


(六)、存在的问题


( 一) 对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认为建立了规章制度,就是建立了内控制度, 忽视了内控制度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自律机制。


( 二) 内控制度建设滞后,内控体系不够完善。自实施内部规范管理以来, 我局着重各项业务制度建设, 没有将内部制度建设很好地过渡到内部控制建设上来, 个别制度虽然建立了, 但对系列业务业务流程缺乏牵制、制约关系,个别制度存在牵制、制约关系,却没有随着业务发展而及时更新, 而且,没有形成一套整体职责权限相互制约、运作有序的内控体系,缺乏有力的整体监控。


(七)、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继续按照《通知》的要求和步骤,以这次检查为契机,针对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在认真做好整改工作的同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把工作抓出成效,确保我县医疗保险事业的健康平稳运行。


( 一) 优化队伍结构,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干部培养、考核和监督,加大轮岗交流和竞争上岗力度。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全面提升经办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单位。


( 二) 进一步认识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在医疗保险事业不断改革的形势下,既要重视业务发展,又要重视依法行政,既要重视规范管理,又要重视责任追究, 认真推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内控机制。


( 三) 进一步规范网络管理工作制度。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对上网计算机严格把关。


( 四) 实地稽核与专项稽核相结合,确保医疗保险工作的平稳运行,防止基金流失。同时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确保对各项业务、各个环节的全程监控。


( 五) 严格医保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的医疗行为规范管理,完善结算办法,不断加大医疗核查力度,采取不定期、不定时方式对各定点医院、定点药店实施监控,对有违反医保政策规定的定点单位,严格按协议规定处理。


( 六) 不断加强医保经办机构内控体系建设, 建立内控督查部门,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通过优化业务流程,依靠流程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加强内部稽核等, 对各项业务、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做到事前有防范、事中有控制、事后有监督,进而完善制度体系, 达到在制度上确保经办业务的真实性和医保基金支付的安全性。根据市社保局《关于转发省社保中心〈开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工作检查评估的通知〉的通知》( X市社险字23 号) 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检查评估小组, 认真自查评估,现就自查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情况


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工作,是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本质要求,也是规范经办机构各种行为,实施自动防错、查错和纠错,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重要手段,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我局从社会保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出发,形成了一套事事有复核、人人有监督,行之有效、科学规范的社保工作内控制度和业务流程,建立对社保基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机制。


1 、合理设置岗位,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内部制衡机制

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不相容岗位不能一人兼任的原则,设置了财务、业务、稽核和待遇审批等部门。在各部门内部再进行岗位细分,财务部门要求会计与出纳分设,业务部门要求设立业务受理、复核、系统管理员等岗位,待遇审批部门要求设立受理、复核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形成责任明确,相互制约的内部制衡机制,突出加强对资金结算过程的监督。

一是靠财务部门内部的监督, 出纳经手的每一笔资金收付业务必须经另一财务人员复核, 每天下班前, 另一财务人员对出纳当天收缴的社会保险费存入开户银行的情况要再次进行复核; 

二是靠对账制度来约束,每天、每月、全年都要进行对账,业务部门每天开出的票据与财务部门实际收到的资金核对一致, 不一致的查明原因及时解决,月份、年度终了,财务和业务部门分别由不同的人员核对月份和年度发生额, 确保月发生额与当期日发生额累计数核对一致; 

三是靠内部稽核来监督,充分发挥稽核部门职能作用,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 对社保基金的运行进行稽核, 提出稽核意见和改进建议, 促进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形成了对社保基金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


2 、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建立组织严密、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

按照既高效、便捷又安全、严密的原则,建立涵盖社保基金从进口到出口,涉及财务、业务、待遇、稽核等各部门的。要求加大复核、审核、稽核作用,强化内部控制功能,最终达到一个人不能办理社保业务的要求。参保单位到业务部门办理缴费基数调整、社保待遇调整等业务,受理人审核后, 必须经复核人复核, 并经稽核部门稽核后, 方能办理;业务经办人每月都要对社会保险待遇本月发放情况与上月发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经复核人、业务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复核,稽核部门稽核,局领导审核后转财务部门办理支付。财务部门出纳收取社会保险费、拨付社保待遇必须经另一财务人员复核; 财务专用章和个人名章由两人分开管理; 安排专人从源头抓好社会保险费专用收款票据的管理; 每月与开户银行和财政部门对账,财务负责人对对账情况进行复核。待遇审批部门应建立档案联合审查制度, 审批社保待遇必须经四人审核小组共同审查档案, 经稽核部门稽核后, 报局领导召开办公会审批。


3 、加强内部稽核,确保各项规范和流程得到贯彻落实

有了好的规范和流程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但把规范和流程贯彻落实好则是关键所在。根据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对照《内部社会保险业务规范和流程》,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法, 对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待遇审批部门执行社保政策和工作流程情况进行稽核。稽核完毕后,向单位领导汇报、分析稽核发现的问题, 并提出改进意见,向被稽核部门反馈稽核情况,促进社会保险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图片

XX单位关键岗位责任书


(xxxx年度)


姓  名


性  别


年龄


单  位


职务层次


岗  位

名  称


岗  位

代  码


岗位

职责


年度

重点

工作

项目

工作项目名称

工作项目内容和年度目标要求

完成时间

备 注









年度

日常

工作

项目

工作项目名称

工作项目内容和年度目标要求

完成时间

备 注









本人签名:                           主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此表一式两份,一份交本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存档,一份本人留存)




图片轮岗记录表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权分配简表


图片


业务

三权分配

决策

执行

监督

预算控制

单位领导(预算委员会)

决定预算管理政策、年度预算草案、年度预算追加及调整方案、年度财务决算等重大事项


上级对下级的日常监督

财务部门

财务负责人


审核年度预算草案、预算调整方案、具体预算执行方案等


预算管理岗


主持预算管理日常工作;部署预算编制工作,编制年度预算、决算草案;具体化预算执行规则;提出年度预算调整和追加方案;分析报告、检查监督预算执行情况


业务部门


提出本部门年度预算;组织实施经批复的年度预算;提出年度预算调整和追加建议;提交年度预算执行报告


内部审计、纪检监察部门(预算工作评价组)



依据决算结果考评预算业务目标和实际执行过程及结果的一致性,及时报告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收支控制

单位领导

审批限额内资金支出;大额资金使用应当集体决议


上级对下级的日常监督

财务部门

财务负责人

审核收入;审核资金使用申请金额;审批限额内资金支出



会计


资金收支,资产新增或处置等及时入账;定期对账,确保账务信息真实完整;定期编制收支分析报告;定期进行资金盘点


出纳


执行资金支付,合同备案


收入

管理


定期检查收入金额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对应收未收项目查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催收责任;确保所有的收入均及时足额收缴到指定账户;由专人负责印章、印鉴保管并注意牵制;由专人负责票据保管


审核


审核收入、资金使用申请金额、借款报销等单据合法性与有效性,采购合同要件真实性与完备性,竣工决算等


稽核


复核批准后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


业务部门


提出资金使用申请;按要求使用获批资金;编制执行进度表、执行情况明细表、支出事项管理报告等


内部审计、纪检监察部门



定期抽查资金使用状况;对支出、产出和效果进行绩效考评,及时报告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政府采购业务管理

单位领导

审批采购业务,大宗设备、物资或重大服务采购需集体决议


上级对下级的日常监督

财务部门

财务负责人


审核采购申请执行方案


采购管理岗


审核采购需求部门申报资料;收集整理采购档案资料,管理采购合同备案;及时转发采购相关信息;汇总分析采购统计报表


采购部门


组织采购工作(确定采购方式、编制采购方案、招标、联合业务部门验收等)


业务部门


采购登记;确认采购文件;确认预中标结果;领取中标通知书;签订合同;联合采购部门验收采购物资;提出采购资金申请


内部审计、纪检监察部门



监督采购过程

资产管理业务

单位领导

审批资产使用申请、资产处置申请、资产使用变更申请;重大的资产使用应集体决议


上级对下级的日常监督

财务部门(资产管理岗)


审核资产处置申请;参与资产使用可行性研究论证;参与资产定期盘点


业务部门


建立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制度,负责资产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定期清查盘点;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界定、登记产权,调解产权纠纷;建立资产登记档案;按规定报送资产统计报告


内部审计、纪检监察部门


提出资产使用申请、资产处置申请、部门资产使用变更申请;资产的使用与维护;定期报告资产使用状况


建设项目管理业务

单位领导

审批项目建议书、合同草案、项目设计书、项目进度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项目进度款申请项目变更申等


上级对下级的日常监督

财务部门(基建会计管理岗)


审核项目进度款申请、项目变更涉及的资金支付;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竣工决算


基建部门

项目规划处


编制项目建议书;进行土地购买谈判;合同起草


基建处


建设项目设计;组织招标;签订合同;编制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监管处


项目可行性研究;审核项目进度计划、项目变更申请、项目进度款申请:组织项目验收

建立项目监理制度,全程监察建设项目施工状况

内部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基建项目专项审计组)



建立竣工决算审计制度;基建项目专项审计小组对建设项目全程审计;建设项目效果考评

合同管理业务

单位领导

审批合同的签订、履行修改、补充、变更、解除、转让及解决方案等


上级对下级的日常监督

财务部门(合同管理岗)


审核合同的签订、补充、修改、变更、接触、转让;合同结算


业务部门


合同策划、调查、谈判、拟定合同文本;签署、履行合同;解决合同纠纷


法律部门


审查合同文本;审核合同的补充、修改、变更、解除、转让;合同纠纷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准备及善后


内部审计、纪检监察部门



定期进行合同履行情况评价





访问次数:128  日期:2023-11-24   [打印]  [关闭]
上一条:业财一体化的关键: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的联通融合,数据共享
下一条:绩效评价之--绩效评价知识简介

地址:石家庄裕华西路与时光街交叉口世纪公馆1709室 联系电话:031187750308
COPYRIGHT©2018-2023 河北满好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hbmh2021@126.com ICP备案:冀ICP备2023039116号-1
冀公网安备13010402002721号